地铁管理岗与生产岗7大不可调和矛盾
最近关注到国内各地铁公司可谓风波不断。有安全事故、有施工风险、也有员工与公司矛盾爆发。
每一次冲突,都不免会引起生产一线与管理人员的矛盾点,将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点燃。为什么管理岗与生产岗矛盾不可调和?
在下不才,列举以下原因供大家讨论。
一、固定的工资总额
地铁公司工资总额固定且不高,这对于上万号的大企业而言实惨。也就是如果某一方的工资上调,那必定会让另一方的工资下沉。
工作量永远固定,利润无法提高,所有人都在争抢“蛋糕”,达不到100%团结,没有真正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
二、工作性质差异
在地铁公司,管理岗属于文职类工作,靠脑力干活;生产岗位属于属于技术类工作,多数情况靠体力活。
管理方由于靠脑力,作息时间看似朝九晚五,实则需要经常加班完成本职工作。他们很羡慕生产人员工作内容单一,按时打卡上下班。
然而,在地铁公司,生产人员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窘境?生产人员需要熬夜,丰年过节还要坚守岗位,没有休假。他们很羡慕管理人员能坐办公室,生物钟正常。
三、一方为管理,一方受约束
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在地铁公司都有各自需扮演的角色。在公司内,往往是管理人员会给生产人员提出要求,生产人员遵照执行。现实点说,就是生产人员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安排。
好比西方斯坦福桥实验,让两拨人角色扮演,一方作狱警,一方作囚犯,久而久之,狱警会变得暴力、专横。囚犯会变得懦弱、服软。
四、信息不对等
关于公司信息,管理人员比生产人员了解更快、更透彻。为了便于管理,管理人员会将信息做部分隐蔽,选择性公布。避免大量生产员工剧烈动荡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每到年底,所有员工都会猜年终奖能发多少?其实这个数目,早在1个月前、甚至几个月前公司财务部门都已知晓。但是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让大家知道呢?
还有所谓的公开竞聘、面试等,其中猫腻、晦涩的情况,在行业里的都明白。
以上例子或许并不恰当,但管理人员依靠信息不对等的优势可以做到很多事。反之生产岗位也会免不了会吃亏。最近国内外“监听门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信息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五、规则由少数人制定
地铁公司的管理制度、规则都是由管理人员决定,生产人员无法左右。表面上看起来民主、大众的管理方针,其实一直都是少部分人的狂欢。
提意见要么实名制、要么视而不见早已司空见惯,投票表决结果不满意就重来也是常用把戏,员工代表究竟能不能代表所有员工是永恒的问题。
如果让生产岗位来制定规则,或许也达不到完美,但可悲的是,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。
六、管理方永远没有错
地铁公司永不垮,这一设定似乎也就注定了管理人员的一大优势。也就是,管理人员的决定,永远不会错。
反正地铁公司不会垮,总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,那管理人员做什么都是对的。在此过程中,发生了纰漏、差池,追责的追责,背锅的背锅。
七、两方需求不一样
管理人员也好,生产人员也罢。都是为了挣钱选择到地铁公司打工的。然而在工资固定的单位,钱是没的挣了。那还能追求什么?
管理人员为政绩,为颜面。生产人员则就朴实多了,求个安稳。由于两方需求有区别,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产生矛盾。
一线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固定的生产任务,而要挣表现的管理人员就没上限了。没上限给固定的施加工作量,那肯定不乐意。一没加钱,二没调休,难道只为完事后的一声“谢谢”?
综上所述:为什么管理岗与生产岗矛盾不可调和?其实就是因为地铁公司太能折腾了。
推荐阅读